相机厂商的这些套路,真的够了
关注并标星摄像人网
有器材也有技术 有视野也有深度
都知道近年来相机市场萎缩,竞争加剧利润下滑,厂商们的日子不好过。为了抓住用户、多卖产品,各厂不得不在市场策略方面多下功夫。然而心思动多了就变成了套路,而套路玩多了就会被用户看破。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这些年相机厂商玩过的套路。
传闻加泄密
新机发布是厂商的高光时刻,是最抓人眼球的大事件,一款新机的热度一般能维持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。但在新机推出的间隙,厂商也希望能在用户中保持存在感,这时就要靠“传闻”了。有时候新机热度刚过,另一款新机的传闻就安排上了。这个套路甚至养活了一大批Rumors网站,消息真真假假,怎么抓眼球怎么来,反正时间长了用户也记不住,错了也没人挖坟打脸,存在感刷满就行了。
当然,传闻过了头也容易反噬,传了好几年了新机还没推出,等着换机的用户都快不耐烦了,这时候就需要请厂商高管出来走两步了。一般的套路是参加个展会,接受下媒体采访,摆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,说一点摸棱两可的“泄密”话术。用户一想:大老板都发声了,新机似乎好强的样子,可能还是有盼头的,咬咬牙继续等吧!这么一来,原本即将流失的用户又给稳住了,但实质上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。
一款产品发布三次
以前新机发布会就搞一场,现在一些重要机型起码三次:技术发布,产品发布,产品上市。
技术发布先放几个卫星,把好看的核心指标亮出来大炒一番,同时告诉潜在用户别心思活络了啊,你要的马上就来了啊。等到产品发布时再公布详细规格,上线宣传片和样片,确定价格,以上这三点都是用户最关心的,自然又能带一波话题。但这时你还买不到新机,给你一个预订的渠道,让你支付订金先给厂家回一波血。到正式上市的日子再配合各种大V评测,又能推一把热度……
从技术发布,到产品发布,再到上市销售,其中跨度短则几个月,多则半年以上,反正用户等得起,厂家也几乎没多花什么成本。甚至有的厂商每月固定发布一点信息,搞长期勾引,实在是天才般的做法。
逐步解锁功能
然而,新机好不容易拿到手了,也别高兴的太早,厂商在前期宣传中的功能只给了你一半,另一半的高级功能就请你慢慢等固件更新吧。你说厂商欺诈?虚假宣传?没有的事,新闻稿里加星号里的备注小字是你自己没看到吧?那里明明白白写着“预计20XX年X月固件更新后解锁”。运气好的话,固件开发顺利,能够在预定时间发布,运气不好开发不顺你就继续等吧。更有一些功能还是需要付费的,少则几百多则几千,大几万的相机你都买了,这点“小钱”你不舍得花?你就甘心用着一款被阉割的相机?
说到底,其实质是相机厂商转嫁开发成本的套路。从前一款相机开发到100%才发布上市,而现在开发到60%就搞技术发布,到80%就敢上市开卖。BUG多、功能不全没关系,有固件更新可以慢慢升级慢慢修复,反正买单的是用户。
开卖即断货
原本以为“饥饿营销”是大众消费品的专利,而不知什么时候专业相机厂商也学会了这招。新机开售没多久,各大平台都显示库存告急,不用问,问就是“卖太好了,用户们太热情了,销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,接下去产能全开来满足大家的订单”。
厂商展现了自己的产品多么抢手多么受欢迎,买到了的用户庆幸还好自己上车了,排队等货的用户对新机更期待了,持币观望的用户不敢再拖了赶快下单……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。
换壳大法搞新机
当一款相机到了生命周期的尾声,如何让它重获新生?最简单的方式,换个壳当新机卖,说不定还能卖更贵。传感器还是原来的传感器,主要功能也是三年前的配置(甚至还有所阉割),但外形更小了更时尚了啊——这就是专为女性、专为Vlogger、专为潮人推出的全新机型!再找几个所谓摄影大V尬吹一下真便宜真香真专业,总有人买单的是不是?
除此之外,还有更多微操层面的套路,比如:
机身降价,镜头涨价
玩文字游戏,列出来的高规格不能同时实现
碰瓷专业,向非专业用户推销专业功能
……
如果你也能对以上套路熟练运用且融会贯通,去相机厂商应聘个“首席套路官”估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而作为普通用户,首先要把持住自己,购机的第一出发点还是自身的需求,得反复提醒自己才不容易被套路所影响。
如果你发现了相机厂商的其他套路,欢迎【留言】补充。
更多阅读
相关文章:不拍视频的摄影师凭啥为相机的视频功能买单?事实是…
上期焦点:月薪5K, 全部用自己的设备给公司拍摄,这工作还能做下去吗?
热门回顾:违规施放无人机航拍行拘十日!